close

「愛玉子」名稱由來  

 

 

愛玉子     凝脂如玉的清涼聖品

【第一版】

「愛玉子」名稱由來

    連雅堂於1921年著作之台灣通史的農業志中記載愛玉子名稱的來源:「愛玉子:產於嘉義山中。舊志未記載其名,道光初(西元1821),有同安人某,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,採辦土宜。一日,過後大埔,天熱渴甚,溪飲,見水面成凍,掬而飲之,涼沁心脾,自念此間暑,何得有冰?細視水上,樹子錯落,揉之有漿,以為此物化也。拾而歸家,以水洗之,頃刻成凍,和以糖,風味殊佳,或合以兒茶少許,則色如瑪瑙。某有女曰愛玉,年15,楚楚可人,長日無事,出凍以賣,飲者甘之,遂呼為愛玉凍。自是傳遍市上,採者日多,配售閩、粵。」

「愛玉子」何種植物

學名:Ficus awkeotsang Makino.

英名:Jelly Fig ♂

別名:愛玉、玉枳、枳仔、草枳仔、枳蒲、天拋子、poton(恆春)、sikkeiya(阿里山)、tobokau(太魯閣) 等。

    愛玉子屬桑科(Moraceae)無花果屬(Ficus)常綠蔓性植物,氣根多,易攀附於岩石或樹幹上。葉互生,長橢圓狀披針形,全緣,革質,表面濃綠色無毛,葉背灰綠色,密生淡茶褐色柔毛。

    雌雄異株,雌雄隱花果發育於不同植株上。每年夏天開花結果,秋冬盛產期為每年農曆10月~12月採收並加以乾燥,雌果開花時藉由寄生蜂授粉後,發育為瘦果(可食用),雄果開花時也是藉由寄生蜂,產卵完成世代交替(不食用)。果實長倒卵形,表面綠色,成熟時黃綠色或紫色,具白色斑點。

註:由果實的構造與分類,愛玉的果實屬於「瘦果(Achene)」類為具一粒種子而不 開裂的乾果,其果皮聚包種子,不易分離。 

 

 960206愛玉子由來90×60cm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城花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